市纪委监委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致敬她力量 巾帼竞芳华” 征文大赛中获奖 -4008云顶国际网站

微信公众号

"清源五溪"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码上监督马上办"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微信扫码关注
设为4008云顶国际网站主页

廉政教育

您的当前位置:4008云顶国际网站-云顶yd2223线路检测 > 廉政教育 > 卫士风采

市纪委监委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致敬她力量 巾帼竞芳华” 征文大赛中获奖
发表时间:2021-08-02 09:27 来源:怀化市纪委怀化市监察委网站 浏览数: 336

7月30日,怀化市总工会组织的庆祝建党100周年“致敬她力量 巾帼竞芳华”征文大赛结果揭晓,我委案管中心郑云峰撰写的《铿锵园中菊》一文获得三等奖,调法室徐智撰写的《警予芳华永不逝》一文获得优胜奖。

本次征文大赛由怀化市总工会组织,围绕“致敬她力量 巾帼竞芳华”主题,面向全市广大会员征集弘扬女性正能量作品,讴歌百年伟业和伟大建党精神。经专家评委认真评选,共有16篇优秀作品从114篇征文中选出,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4篇,优胜奖9篇。

市纪委监委机关工会高度重视,积极宣传发动与精心组织策划,选送了8篇文章参加比赛,2篇取得了佳绩。其中,郑云峰撰写的《铿锵园中菊》,以案管中心副主任禹改菊为主角,细腻描写了她在工作、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一名纪检监察女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徐智撰写的《警予芳华永不逝》,则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热情讴歌了向警予的革命精神,展现了纪检监察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斗志。


微信图片_20210802092424.jpg

郑云峰(三等奖获得者)


作品欣赏:


铿 锵 园 中 菊

——记怀化市纪委监委案件管理中心副主任禹改菊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陶渊明和白居易的这首诗,彰显了“芳菊”谦虚谨慎、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品质。

在怀化市纪委监委,也有一个人,人如其名,她就是案件管理中心的副主任禹改菊。

她的身上,展示出来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能言传身教,能耳濡目染,让接触到她的人不管走在哪里,都有“待到重阳,还来就菊”的那份期待。

她像一株挺拔的青松,始终不畏艰难、昂扬向上,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

“亲爱的妈妈,现在已是晚上十点多了,仍不见您发来只言片语,为什么找您聊聊天都那么难呢?不用我猜,您肯定还在和同事们忙着战‘疫’加班。”

这略显稚嫩的文字,写于2020年2月10日,作者是一名15岁的小女孩李禹圆。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面对妈妈禹改菊一次又一次的“爽约”,一次又一次的挂掉聊天视频,小女孩给妈妈写了一封家书,她只想妈妈有时间多陪陪她。

从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开始,她就没有看到过妈妈回家了。本来,妈妈答应了过年要带她去走亲戚,一起包饺子的,但到农历正月十七,却依然连妈妈的影子都没看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案件管理中心副主任,禹改菊的身上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她只有一个目标:“确保留置场所垦新园绝对安全,决不能发生任何疫情”。

2020年1月27日,垦新园开始进行全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不得进出。这也就意味着,园内的所有人这段时间都不能回家了。而恰在此时,禹改菊的家里,却面临了诸多困难。

丈夫是一名扶贫干部,不慎摔伤骨折,在需要妻子照顾关心时,她在值守;女儿考试冲刺阶段,在需要母亲鼓励陪伴时,她在值守;父母从外地赶来过年,在需要女儿团聚尽孝时,她在值守。

家是幸福的港湾。2020年的整个春节,她没有和家人待上一分钟,一直在在垦新园坚守着,直到疫情防控常态化,正是有了像禹改菊这样的纪检监察干部,才确保了留置场所的绝对安全,没有出现任何疫情感染情况。

越是艰难越显担当,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作为妻子、母亲、女儿,为了阻挡病毒,她收起了所有的柔情与细腻。每当夜深人静,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后,她才会拿出手机,和家人视频,谈谈生活,聊聊思念,此时的她脱下了战袍,沉浸在天伦之乐中。有时视频后,思念无法散去,泪花涌上眼角,但她总是用共产党员的宽阔胸襟和乐观天性宽慰自己: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战“疫”,春暖花开很快就会到来的。

她像一朵铿锵的玫瑰,始终不知疲倦、充满激情,书写着敬业责任果敢

熟悉禹改菊的人都说她是“工作狂”,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吃得苦、耐得烦,在她的字典中,永远没有“疲倦”二字。

面对疫情的考验,她收起了心中的家事,一心扑在工作上,主动作为、勇于思考,牵头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出台了巡查、日报告、24小时值守等各项疫情防控制度。同时,垦新园还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筑牢了抗疫安全网。

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也成为了垦新园里最“多嘴”的人。无论工作巡查,还是散步聊天,不管办案人员,还是物业看护等工作人员,她见了都会再三强调防控,督促落实制度。

“你注意戴口罩,饭前要洗手哦”;

“要做好防控台账,确保食材安全,要煮熟”;

“你们吃饭别讲话,坐远一点”。

......

只要她一出现,这些疫情防控的基本原则就会跟着出现,也已成为了她的口头禅。垦新园里各个角落,似乎都能听到她的“唠叨”,而在她的倡导下,同志们也逐渐养成了饭前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定时传报表等习惯。有的专案组同志调侃她“每次我们和禹改菊在园里散步聊天,都做好了听她‘唠叨’的准备,虽是‘现饭’,仍有‘口感’”。

除了耐烦,她也很讲原则。一天有个工作人员上班,体温检测超过了39℃,而且伴随着咳嗽。值班员报告后,禹改菊立即来到了现场,指挥启动了应急预案,将其安置在临时隔离点观察,后按程序送往医院检查,经确诊为甲型流感。但禹改菊仍不放心,一方面积极排查其他工作人员有无类似问题,另一方面要求该名工作人员离园休息,并每天跟踪其病情,听到其退烧不咳,痊愈了,她悬着的心才落了地。整个垦新园封闭期间,先后出现了12次紧急情况,都得到了及时安全的处置。

她像一簇傲放的“芳菊”,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着为民务实清廉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有力量。

“小禹,你帮忙买的鸡鸭苗,现在都长到可以卖了,街上价格也可以,谢谢你”,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同事们就知道,这是禹改菊的结对帮扶对象老杨打来电话夸奖她。

从2017年以来,她先后30余次奔赴扶贫点湾溪乡堙上村开展工作,实地入户向帮扶对象宣传扶贫政策,帮助制定脱贫计划,帮助扶贫对象顺利脱了贫。她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双贴一提”“入村督查”“走基层解难事”等活动,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水平,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脚步丈量着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她理想信念坚定,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注重从党的百年辉煌中汲取营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虽然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已经20多年,但她从来没忽视学习,仔细研读了《党章》《宪法》《刑事讼诉法》《监察法》《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等党纪党规和国家法律,并赴厦门大学、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处接受培训,及时、全面掌握纪法业务知识,补足短板。

她讲政治,守规矩,严格要求自己,时刻防微杜渐,生活情趣健康,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快看快看,禹改菊冲上来了。”这是今年5月底在“农行杯”怀化市第十二届登山比赛中的一幕。经过39分18秒的雨中奔跑,禹改菊获得了女子甲组第5名,也是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女队员中的第一名,为市纪委监委荣获团体一等奖作出了贡献。

工作中的“干将”,也是团队活动的“超人”。连续7年单项工作先进个人、连续8年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积极分子”等等,在禹改菊的荣誉薄上,一份又一份奖励似乎在告诉着我们她所付出的努力。

“芳菊开林耀”,没错,禹改菊恰似一朵芳菊,在市纪委监委垦新园中激情绽放着属于她的精彩。



微信图片_20210802092545.jpg

徐智(优秀奖获得者)


作品欣赏:

警予芳华永不逝

——一个溆浦青年的纪念


最近,中央电视台八套和综合频道先后集中播放了36集电视连续剧《向警予》,作为一名在溆浦工作过近8年、与溆浦结下深厚情缘的青年,电视剧《向警予》热播,让我对这位从溆浦走出去的“我党唯一的女创始人”“模范妇女领袖”有了更深的了解,越是认识警予、越是了解警予,越是理解警予、敬佩警予,警予精神、警予风范、警予芳华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初识警予,熟悉又陌生。知道向警予并有深刻印象,是在湖南卫视热播的《恰同学少年》电视连续剧,那部剧讲述的是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创办新民学会的青春岁月。那时候,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追剧的时候,其时也是读大学的时候,每每和大学室友围着宿舍里10寸大小的黑白小电视,追的不亦乐乎。剧中的勤奋求学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当时的追剧同龄人感同身受,向往不已,感慨那一代人的青春激情、热血担当。彼时,向警予作为人物群像之一,剧中着墨不多,但惊鸿一现之间,利落短发、英姿飒爽、敢言敢讲的女侠形象让我印象深刻。因我们知道,她与蔡和森最后的结合,我们默默关注着两人的感情线。剧中,向警予是热烈的、激情的,蔡和森相对老成持重,性格温和,但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沉的热爱,对自身成长的热望、对自我要求的严格,是共通的。这是对向警予的初步印象,只知道她后来是牺牲了的烈士,看着这么美丽的姑娘、这么勇敢、真诚、热烈的爱国青年,最后竟然牺牲,心中的落寞遗憾,一直隐隐存在。但那时也不显得特别,向警予,只是我熟悉而又陌生的为国家为民族牺牲的众多烈士先辈之一。彼时,并不知道,我有一天会来到她出生的地方,近距离亲身感受她的事迹、她的影响、她的光芒。

再识警予,立体而真实。2009年9月,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到大湘西的怀化担任大学生村官,那时觉得天下很大,前途远大,世界无处不可去、地方无处不可为,身为学生党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农村天地大有可为”是当时真实的想法。同时,也觉得自己不会在农村待太久,总是希望从事法律专业工作,对怀化也没概念,印象中跟湘西没有区别,是很苦的地方,抱着吃苦磨砺的念头,觉得人生中有那么一两年服务基层、回馈农村是很美好的事情。第一次到怀化,分配到溆浦县东北部一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溆浦也是陌生的,当时县委政府的介绍说溆浦县“一久三大”,汉初置县,历史悠久,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资源大县。然后在工作中,在深入的接触中,慢慢了解到溆浦的丰厚历史底蕴、人文底蕴和革命底蕴,知道了溆浦是向警予的家乡,一直想着去追寻先辈的足迹。终于机会来临,大学同学来溆,我们一起前去瞻仰警予故居,参观生平陈列,敬读雕刻起来的蔡和森作的《向警予同志传》,一个真实立体的向警予逐步呈现我的眼前、脑海。她是溆浦商会会长之女,小名九九,生活可算优渥富裕,在家中很是得宠,就是这样一个富家小姐,上新式学堂、受新文化洗礼,走上了追求自身完善、民族自强的道路;她敢作敢为,说干就干,看到女子在城乡的悲惨遭遇,立志教育救国,创办溆浦女子学校,翻山越岭动员女子入学,亲手写下“自治心、公共心”的校训,填写“为我女界啊大放光明”的校歌;她矢志追求真理,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寻定认定了马克思主义为唯一救国救民之途,与蔡和森志同道合,手拿《资本论》结成“向蔡同盟”;她回国后,积极斗争,担任我党第一届妇女部长,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组织工人罢工争取劳工权益,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危险坚持不退,不幸被捕后,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她不仅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也是全中国无产阶级的爱人”。看着向警予广场上的铜像,她利落短发、英姿飒爽,风吹过沙沙作响,旁边的警予学校,书声郎朗。那一刻,我迎着雕像的坚毅眼神,默默立下决不辜负的决心,我知道,警予精神在一代一代传承。

读懂警予,感动与感恩。此后经年,我又多次前往瞻仰参观向警予的故居和生平陈列,每一次去都会有新的收获,也不断给予我工作生活的养分。那时,基层条件艰苦,远离家乡,虽然始终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工作,但有时也难免迷惘情绪,在县城工作时,周末无处可去,往往就在县图书馆和警予纪念馆去看书参观。有时,看到介绍向警予事迹的书籍,参观警予生平陈列,警予的很多思想、言语、行动给我很大的慰藉、启发。如,读到她留学法国期间给父亲写的信中说:“我的爹爹呀,不要愁,你的九儿在这里努力做人,努力向上,总要不辱你老这块肉与这滴血,而且这块肉这滴血还要在世界上放一个特别光明。”这对身在外乡的我,隐隐有相通之处,一种青年人的豪气油然而生,仿佛自身也要“放一个特别光明”。如,蒙汉同志任溆浦县委书记参观向警予生平陈列时,指出警予在法国求学时订立的章程中“戒除懒惰之习惯、奢侈之妆饰、邪僻之行为”,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具有永不过时的现实意义。学习后,深感赞同,也成为自己工作生活的标尺。如,警予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革命运动必须依靠群众,多次讲“一定要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身边没有群众,就不算真正的共产党员”。当时,结合自己的乡村工作经历,特别有感触,在农村工作没有特别的技巧,靠的就是真诚,与群众交心、与群众打成一片,其实很多工作也是一样。诸如此类,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也在默默传承着先辈精神,以一点一滴的工作纪念告慰先辈吧。

深悟警予,理解与坚定。党史学习教育中,对向警予的事迹了解更多、更深,特别是她在武汉坚持不退,党中央要调她去中央工作,她表示“武汉的工作很重要,不能放弃,要有人留下来坚持斗争”。湖北省委机关破坏后,她很快恢复机关报《大江报》的刊印发行,党的声音在,就说明党在。对她的这种坚持,我起初并不理解,避其锋芒、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不更好吗?但是深入了解后,向警予不是没有预计到这一天,但她不能放弃离开,辛苦建立起来的组织,还有广大劳工的殷切期望,让她绝无后退的余地。她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她说“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地牺牲生命!人迟早总是要死的,但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慷慷慨慨!”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她从容镇定、向死而生。身在纪检监察岗位,身处反腐败斗争一线,与腐败分子斗争也是无处可退的,必须坚持斗争,奋力向前。现在我们的工作虽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对忠诚的考验也是血与火的考验,在原则底线面前,不能当叛徒。学习向警予,就是要学习这种绝对忠诚,面对困难坚持斗争决不后退的精神。

警予1928年5月1日牺牲在武汉,至今已经有93年了。今年五一,在这个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里,缅怀警予的文章、报道很多。其中有一个文章,是利用现代技术让警予的一张相片动起来。照片里,警予眉目如画、眼睛明亮、微笑嫣然,看到这一笑,我眼睛不自觉湿润,心中涌起感动。今天,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到来,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已经牺牲奉献了一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将继续奋斗、接续奋斗!先辈,安息!同志,前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