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五溪"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码上监督马上办"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主办单位:中共怀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怀化市监察委员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8年以来,芷江县纪委监委坚持人民立场,分行业分领域开展“群众烦心事”专项治理,查处一批案件、整治一个领域、规范一个行业,铲除了个别行业领域“靠山吃山”的“潜规则”腐败和不正之风,改善了行业部门和党员干部作风,全面净化了政治生态,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推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前期调研问政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行业性、系统性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仍然严重,通过问题线索梳理大起底,综合研判反腐败斗争形势和特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提出分行业分领域“群众烦心事”专项治理,实现了反腐败点上突破、面上震慑的效果。
“三看体检”找准病因。聚焦教育医疗、食品药品、政务服务、执法司法、生态环保、住房物业、社区和幼儿园配套设施等行业领域,我们收集整理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一系列“烦心事”,充分运用纪律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监察监督和“互联网 监督”平台,采取“拿着放大镜看、拿着显微镜看、做 ct 从外到里看个透”的“三看体检”,逐个领域逐个部门进行扫描、查找病因。“拿着放大镜看”,全面分析把握相关行业领域的“森林”状况,梳理存在的共性问题;“拿着显微镜看”,深入剖析相关行业领域发案原因和个性问题,查找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做 ct 从外到里看个透”,全面剖析发案行业领域的特点和发案规律,了解掌握发案单位的权力运行流程和廉政风险。通过“三看体检”找准病因,为分行业分领域“群众烦心事”专项治理开出了“良方”。
“两大手术”切除毒瘤。对行业部门和国家工作人员“靠山吃山”违纪违法问题,我们紧盯一个行业领域、一个突出问题,充分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开刀手术”和“微创手术”,较好治理了行业性系统性“潜规则”腐败和不正之风。一方面,对相关行业领域的共性问题,采取去除病灶、修复损伤、改善机体组织的“开刀手术”。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我们开展“六查六看”、“四个一”、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突出问题、“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开刀手术”,处分246人,上缴资金1217.56万元,退还群众资金337.65万元。另一方面,对相关行业领域的个性问题,采取切口小、流血少、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医疗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我们开展医疗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微创手术”,查处了3个乡镇卫生院、县中医院、县红十字会医院和新店坪镇新京桥村原文书等违纪违规问题,处分29人。开展分行业分领域“群众烦心事”专项治理以来,共处分390余人,组织处理700多人,不仅起到了查办案件震慑作用,还较好改善了行业部门和党员干部作风。
分行业分领域“群众烦心事”专项治理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在查处各行业领域“群众烦心事”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全面摸清长期存在的制度漏洞以及“潜规则”,督促整改,帮助纠偏,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全面构建依法行政、公平公正的政务环境。
“一案双查”压实责任。开展分行业分领域“群众烦心事”专项治理中,我们牵住“关键少数”主体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在查处个别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同时,对党委(党组)书记、分管领导实施责任追究,对一些典型问题通报曝光,既震慑了违纪人员,又警示了“关键少数”。比如,在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治理中,我们不仅关停了相关污染企业,还同时问责了安监部门“一把手”、环保部门环境监察大队队长,约谈了环保、自然资源、林业3个部门负责人和环保部门班子成员,推动了问题真正整改到位。3年来,共问责了50多名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履职不力的乡镇、部门领导干部,制作播放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作风建设“风暴”行动》、《清风护航在路上》等专题片,通过问责和曝光,让各行业部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岗双责”真正落实到位。
“两个建议”督促整改。按照精准监督、靶向治疗、建章立制的思路,我们对分行业分领域“群众烦心事”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科学研究对策,以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形式向县委或发案单位提出工作建议。比如,我们向县委提出以办好证倒逼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的建议,引起县委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启动完成了善水佳园等小区不动产证发放,赢得了群众的点赞。3年来,共向教育、卫健、自然资源、公安、芷江镇、碧涌镇等40多个部门和乡镇,发出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50多份,落实整改措施、建章立制150余项,有效堵塞了制度机制漏洞,相关行业部门和乡镇在整改后发生了喜人变化。
为实现查处一批案件、整治一个领域、规范一个行业,我们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创新履行协助职责工作方式方法,协助各级党委(党组)和书记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推进“清廉芷江”建设。
“两项提示”管住“关键少数”。以抓“关键少数”、“关键少数”抓,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守纪律。一方面,实行主体责任“一月一提示”。我们每月对“群众烦心事”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归纳梳理,制发成工作提示函送所有县级领导,有效督促县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和发案行业领域的联系县领导落实整改工作。比如,扫黑除恶“破网”“打伞”中,我们协助政法部门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查处政法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同时,进行重点工作、廉政风险、问题整改提示,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推行“一把手用权风险提示清单”。我们会同县委组织部梳理出“一把手”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用权“负面清单”,列出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提示内容,统一发放给乡镇、县直部门、学校、医院、国企等5个类别的“一把手”和新任领导干部,发挥“一把手”廉洁用权的“头雁效应”。
“一创两进”管好“绝大多数”。管住“关键少数”固然重要,管好“绝大多数”也至为关键。我们围绕“群众烦心事”专项治理,创新廉政教育新方法新模式,开展清廉单位创建活动和“廉政党课进支部”、“走进纪委监委机关”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绝大多数”的“群雁活力”,推进“清廉芷江”建设。在清廉单位创建中,我们开展机关、村居、企业、学校、医院等5个类别的清廉单位创建,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蔚然成风。在“廉政党课进支部”活动中,我们要求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乡镇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每年到基层党组织至少上一堂“廉政党课”,用理论武装基层党员干部头脑;在“走进纪委监委机关”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分行业分领域邀请党员干部代表走进县纪委监委机关接受廉政教育,座谈探讨全面从严治党治本之策,2018年以来先后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扶贫领域重要岗位股(室)长、村(社区)干部走进县纪委监委机关,近10名参加活动的县直部门股(室)长、村干部主动交代了违纪问题。(决策专供)